村民们在活动中祈愿人丁兴旺、风调雨顺。
夜幕下,灯龙在村中巡游。
早报讯 (融媒体记者林志安 通讯员李昱源 柯铭鼎 文/图)2月15日,农历正月十八,泉港区界山镇鸠林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“游回龙灯”民俗活动。夜幕下,传承千年、融汇闽南与莆仙民俗文化的游灯活动热闹登场。村庄内灯火通明,数千名村民舞动龙灯,共同祈愿一年更比一年好。
当天,随着夜幕降临,村里的各家各户拿出精心准备的灯架在村路上集合,每个灯笼上都有各家的姓氏和堂号(或角落名称)。村民们将灯架首尾相接,形成一条条栩栩如生的“灯龙”。
“以前游灯,是在灯架上点着一排红蜡烛,外面套上纸灯笼;如今,灯架上的彩灯多为电灯,样式繁多、材质各异,有莲花灯、骰子灯、鼓仔灯,有水晶玻璃制的,有纱布织的,高低错落交相辉映。”鸠林村村委会副主任徐丽芳介绍,鸠林村共有13个角落,每个角落都组成一条灯龙,灯龙的龙头设计精美、独具匠心,所有的灯龙连起来全长超过2000米。
游灯队伍浩浩荡荡走街串巷,在村庄中蜿蜒前行,红色的灯笼在夜色中十分耀眼。沿途,护灯人不时放起烟花,焰火与璀璨的灯笼交相辉映,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。
游灯过程中,不少村民携家带口跟着队伍前行。“回龙灯从宋朝传承至今,是为全村人民祈福的活动,村民参与的热情非常高。20多年来,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回村参加。”鸠林村村民施晓军说。
灯龙巡游共经历了三四个小时,游灯队伍最后回到回龙宫绕宫一周,而后每条灯龙在宫前大埕盘旋。巡游活动结束后,各家各户把灯架抬回,绕屋一周,寄意添丁(灯)进财(彩)。据悉,回龙灯活动已有千年的历史,村民们通过活动祈愿新的一年人丁兴旺、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。这项传统民俗活动不仅展示了鸠林村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化魅力,也促进了村民之间的交流与团结。